当前位置 : 首页 > 资讯
网红酒店为何而“红”?


     “网红” 从形容某位网络红人的名词到万物皆可“网红”的营销用词,网红酒店、网红下午茶、网红海景房等名词在住宿业商家、KOL、平台、和消费者端之间成为一种“交流货币”。回归到先前网红的定义 —— 在网络上具有一定声量且被人们在线下谈论的人。如今,在社交平台上被多次提及,且多次曝光的事物(餐厅,酒店,景点),都可被称为网红。以至于很多新的商家及媒介惯用“网红”一词来形容自己的产品,以传达其产品具有超高人气的信息。

  ONE

  成为网红酒店需要什么?在社交媒体/平台上看起来好美/好吃/好玩/好住。

  每一图片/视频都栖身于令人窒息的景色里,有的是风景旖丽的海岸海岛,有的是钟灵毓秀的山林湖泊,有的身处城市上空的下午茶,有的是素朴恬淡的田园秘境……“网红酒店,一般具备4大“神器”:浴缸、无边泳池、自然风光、打卡标的物。前两个比较容易理解。自然风光嘛,其实也不难,最好是海边,或者原始森林,或者异域风情;打卡标的物,就是与众不同的拍照场景,具有典型的标签和辨识度。比如它的酒店建筑造型,或者它的酒店大堂设计,一看就与众不同,我来过,我来拍过。”在人人都是KOC的岁月,人人都想做KOL的时代,酒店只需要做到出品漂亮,味道可以,选址风景优美,配合适度营销,剩下的交给消费者,UGC的产量和转化率超乎你的想象。加上各大平台的投放加持,社交媒体的渲染,成为网红酒店并非是一件困难的事情。

  TWO

  网红酒店背后的驱动力

  在现实生活中,酒店市场存在着诸多信息的不对称,比如在抖音前刷着某酒店下午茶视频的你并不知道它到底好不好吃;在点评上看到的高评分用户不了解酒店可能存在刷分的行为;商家倾向于释放出一个具有一定成本的信号,来为自身的信息增加可信度,在你心中下那一片小小的绿草地。在网红酒店背后除了酒店方及其投放的媒体助推之外,还有一位角色在帮酒店做着免费推广 – 消费者本身,且具有转化为粉丝/会员的潜能。在各类营销的推波助澜下,打卡是被种草的最终结果,打卡这件事首先满足了消费者对“我也想要”的需求,然后在其满意的情况下/或虚荣心的促使下成为消费者朋友圈里的“社交货币”,到最后这个步骤,消费者又充当着一名KOC的角色。

  可谓KOC在朋友圈里的传播更具有真实性,无论是从探店/情绪/炫耀性/庆祝的角度出发,都能够在朋友圈里或多或少种草身边的朋友。传播链圈:商家/媒体传播 - 消费者被种草 - 实际打卡 - 真实满意 - 再次深度且小范围的传播,在“满意”的环节,如果与消费者预期形成太大偏差,很可能还会有造成负面传播。

  THREE

  红了之后,是考验实力的时候。

  酒店的本质是干净的房间,舒适的入住体验,以及无微不至的服务。些许图片美到爆炸的网红酒店没能走到最后,昙花一现,归咎于在营销上过度夸大或是P图过猛,造成客人对酒店幻想的断崖式破灭。跟不上的房间卫生,落后的服务都是最后让网红酒店最终“过气”的杀手锏。网上卖1000多RMB的某气泡网红民宿,小红书各种媒体上照片都令人心动。

 翻车前 | 向往指数 100%

  但谁能想到,真实的入住却是一个大型翻车现场。在住客真实镜头下,朴素简陋的环境被还原,滤镜被摘下。从1.5分的评论中深深感到他的绝望,无阻,以及被欺骗的心酸。

 翻车后 | 向往指数 -10%

  就连广东惠州“排名第一”的“网红酒店”,且入选了美国权威旅行杂志——《CN旅行家 》(Conde Nast Traveller),是中国唯一上榜全球十大度假酒店名单的一家度假酒店也难免翻了一辆大车。

  翻车前 | 向往指数 100%

  这图片宏伟,壮观,远看高大上,近看想入住。但同样在1.5分的绝望评论中可以感觉到,客人花1k的价格,入住了个连最基本卫生干净都无法保障的房间,有着种扑面而来的嫌弃感。

 翻车后 | 向往指数 -200%

  其实不管是抖音、小红书、或各大OTA平台基于营销的缘由都不断在制造#网红酒店#的标签,网红的标签并没有对国际品牌酒店有明显偏爱,可以说是店店平等。对于中国的消费者来讲,网红酒店的水分需要自行通过OTA评论区鉴别。同时也存在不少的消费者只是为了追求网红同款,而忽略了酒店自身品质,对酒店品牌并不在意,盲目跟风打卡。

  无论是不是网红酒店,只有实力够硬的才能有KOC,P图过猛顶多算个KO。作为消费者也需要擦亮眼睛,理智观赏各大平台上的酒店视频及图片,结合预订平台的真实住客评论去考究是照骗还是真的值得住。最后,酒店只要保证自身实力,无论是超好吃的创意菜、无边泳池、一个有趣的事件、只要到抖音,快手这样的流量中心,都可以大有作为。


点赞